磁選柱簡介及分選原理
金裕豐磁選柱是新型的低弱磁場,電磁式磁重選礦機;是磁鐵礦低品位精礦、粗精礦的高效精選設備,是磁鐵礦精礦的高效濃縮設備。金裕豐磁選柱由磁選柱主體即柱體及磁選柱智能控制系統組成。柱體由分選筒體、磁系、給礦斗、尾礦溢流槽、底錐及精礦排礦閥門(自動控制型為電子式執行閥門)構成。磁選柱柱體部分采用不銹鋼制作,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無運轉部件、性能可靠、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金裕豐磁選柱采用分體式結構,在外筒與磁系間設有排風通道,充分利用水內冷、風外冷的原理,有效地杜絕了設備過熱現象的發生,為得到較佳的分選效果提供了有力保證。
金裕豐磁選柱是一種電磁式低弱脈動磁場磁重選礦機。磁、重、水三重作用結合,分選能力、分選選擇性能力強。常規磁選設備,如筒式磁選機,由于其磁場強度較高,磁場力較大,在磁鐵礦的選別過程存在強大地“磁團聚”作用,因而存在“磁性夾雜”和“非磁性夾雜”。磁性夾雜使磁鐵礦與脈石的連生體進入磁選精礦;非磁性夾雜使單體脈石和礦泥進入磁選精礦,所以用單一磁選方法難以獲得高品位磁鐵礦精礦。采用磁選柱精選常規磁選低品位精礦,可以克服由于磁團聚所造成的磁選過程選擇性降低的現象。
由于磁選柱既能充分分散“磁團聚”以淘汰夾雜于磁團中的礦泥和單體脈石,又能高效分出常規磁選精礦中分不出的磁鐵礦與脈石的連生體,特別是貧連生體,因而用其精選常規磁選低品位精礦和前端粒度得以控制的粗精礦可以獲得高品位磁鐵礦精礦乃至超級磁鐵礦精礦。
金裕豐磁選柱由在分選筒外從上至下配置多個電磁線圈采用特殊的供電機制而產生下移脈動磁場和磁場力,同時在下部引入高速旋轉上升水流往上沖帶分散出的礦泥、單體脈石和連生體,從而在得到充分選分后,在下部排出高品位磁鐵礦精礦,在上部溢流出以連生體為主,單體脈石為輔的磁選柱尾礦——中礦。
磁選柱尾礦既然是以連生體為主的中礦,因而不能直接作為尾礦丟棄,通常是經濃縮磁選機濃縮后直接返至二次球磨或再單設再磨機再磨再選構成閉路。
金裕豐磁選柱的結構性能特點
金裕豐磁選柱結構簡單、無運轉部件、電耗低0.1-0.2KWh/t、品位提高幅度大,可達2-15%。智能型金裕豐磁選柱由勵磁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構成,通過濃度傳感器拾取磁鐵礦濃度信號,系統發出指令由調節電子執行閥門開度,實現精礦排放濃度及磁場強度的自動控制,實現智能操作、參數調整方便,指標更佳,性能更穩定。
推出的升級型YF-CZB系列金裕豐磁選柱,在原有的磁選柱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通過結構調整及內部系統參數的調整,使其性能更佳,在有效分選體積不變的前提下,單位處理量倍增,不僅保持較高的柱精品位,且柱尾品位大幅降低,降低5~10個百分點。金裕豐磁選柱與仿制品比較,精礦品位提高幅度要高1-3個百分點,尾礦品位要低5-30個百分點。
磁選柱的連續給礦等于既不斷地加入分選對象,又在不斷地加入新的“磁介質”,新給入的分選對象——作為磁介質形成的磁鏈其尖部和毛刺部分具有撲提企圖逃逸的細粒及微細粒單體磁鐵礦顆粒的作用,從而降低磁選柱尾礦的品位;固定磁場線圈合適的返電電流可以控制磁選柱尾礦,使尾礦分出的主要產物為連生體及單體脈石,品位不致于跑高。
金裕豐磁選柱的選分特點
剖析金裕豐磁選柱的選分特點,可使產出合格精礦及高品位精礦變得簡單。金裕豐磁選柱的勵磁線圈成編組狀態,循環往復通、斷電產生下移脈動磁場力向下拉動時而聚合時而分散的磁鏈,在多次聚合和多次充分分散過程中使入選的磁鐵礦顆粒得以高效精選。磨細的磁鐵礦顆粒既是“分選對象”,又是“磁介質”。作為磁介質它是作為分選對象的磁鐵礦顆粒的載體,磁性強的粗粒磁鐵礦顆粒構成磁鏈或磁團的核心,在它的尖部及毛刺部分構成吸持中心,而磁性的細粒單體磁鐵礦在磁力作用下向這些吸持中心聚攏,磁鏈加長變粗。多次地分散又多次地磁鏈形成(即磁聚合和充分分散交替多次進行)和變態并向下迅速移動,使之在磁選柱的下部排出高品位磁鐵礦精礦。磁性較弱的連生體,特別是貧連生體,由于被吸持中心的速度較小而被吸持在磁鏈的外側,當旋轉上升水流速度的向上的沖帶力是夠大時,連同滯留于磁鏈間隙的礦泥及單體脈石一并被沖帶上升至溢流沿溢出而成為磁選柱的尾礦(中礦)。上述聚合和分散多次進行,使入選的低品位對連生體和脈石的多次淘汰聚合和多次分散,而得以多次精選,從而精礦品位不斷提高。